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

[山在那裡] 2020-09 山海圳_起心動念&歸來



八月的時候,離開了原先的公司,在家調養身體。某天,在臉書收到之前參加活動認識的女生的訊息,問我有沒有興趣走山海圳,並傳了相關的資料給我。



山海圳綠道,以下取自台灣千里步道協會

台灣第一條以「綠道」(Greenway)為名的長距離步道/自行車道,是起自2007年發起的愛鄉護水公民參與行動,以大廟為中心,串連45公里的「台南山海圳綠道」。經過多年民間倡議及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統籌規劃下,以台南山海圳綠道為基礎,2018年正式展開「山海圳國家綠道」串連。

山海圳國家綠道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出發,沿嘉南大圳上溯至烏山頭水庫後,經東西口健行路線翻越烏山嶺到曾文水庫,再沿曾文溪經過阿里山抵達玉山,整體長度延伸為177公里、海拔爬升達3952公尺,於地方行政上跨越了2個縣市、10個鄉區的城鄉生活圈;於中央行政上則跨越了3個國家風景區、2個國家公園、3個國有林事業區(大埔、阿里山、玉山)、2座水庫(烏山頭及曾文)、3大河川流域(鹽水溪、曾文溪及高屏溪)等資源管理圈;在人文上則串連了台江、西拉雅、鄒族等三大族群文化圈;在環境上包含了5種氣候帶林相、4種水域等多元然生態圈,為一條乘載著臺灣歷史文化、自然環境、族群文化的特色,串連海-圳-山的國家級綠道。

這是一條由步道、自行車道、堤岸道路、水圳、農路,甚至包括公路及產業道路;從你家、我家、社區、學校,隨時可以加入或走累了就回家,老少皆宜沒有時間、行程壓力的國家級綠道,因此推薦山海圳綠道行者可搭配多元綠色運具,例如:搭乘竹排或渡輪、社區接駁巴士,或是騎乘單車與徒步健行等。未來結合生態旅遊地方特色,將推出歷史文化之路、水利遺產之路、原鄉生態之路,營造具有臺灣生活、文化意象的國家級綠道。


很有趣吧!當時看網路上的介紹,就立馬答應了。平常想到的健行都是在山上,沒有想過可以從平地走向高山,我們總是把目光放在高山,可曾想過從家門口出發,就可以上山去?當然這也需要時間的配合,規劃這樣一趟健行,估計至少要8~10天。每人腳力不同,可能還要隨時調整,不過,考驗隨機應變的能力,也是旅行吸引人的地方阿!

原則很簡單,可以租腳踏車,搭公車,步行,如果有好心人願意載一程,也不反對。

經過規劃,我們決定走溯源之路,從海邊走向山上。參考網路上的行程,再依照自己的能力修改,這段旅程包含預備天一天,共十天。以下是回來之後整理的簡易行程表還有實際估算行走的距離。




花費的金額方面,個人的住宿+交通+食物方面約為12,000左右,跟開始預估的金額大致相符。

基本上,我們以行走公路為主,沿路雖然多走在鄉間小路,但還是會經過村莊聚落,食宿的問題不大,為了可能需要臨時紮營的狀況發生,我們另外揹了一頂雙人帳跟睡袋,還有炊事工具。

衣著裝備來說,其實跟一般爬山差不多,以吸濕排汗的衣物為主。九月的台南還很熱,但考慮到塔塔加的時候,氣溫會下降很多,所以登山的保暖衣物及雨備還是需要的。
另外,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幸運的點是,我們沒有抽到排雲山莊,在裝備跟心情上其實輕鬆不少。

以我個人而言,這次遇到了幾個的困難,可以作為之後的借鏡:

1. 背包,選了一個公升數,容量較大的背包,但是沒有先檢查功能性。這個不知道是太舊了還是存放的關係,很多帶子都已經老化。第一天,腰帶一拉就斷了,雖然去了戶外用品店補強,但隔天還是斷掉。少了腰帶,相對肩背承受的重量就高,所以我發展馱獸揹法,時不時就用手撐的背包走路,居然也這樣走完了。


另外,肩帶跟,頂帶也陸續拉斷了,擔心之後會更惡化,在菜市場買了針跟線,有空就做補強。閒暇的時候,還可以繡繡東西~




2. 鞋子,因為這一路都是走公路為主,所以就選了可以走路的跑鞋。不過也是太大意了,因為沒有長時間都穿這雙鞋子,在第二天的時候腳就起水泡了...走路變得十分痛苦,不過好在同時也帶了Y拖,本來是為了休息的時候可以穿的比較方便,結果變成幾乎全程都穿他了!


因為揹重又走路,Y拖也耗損的差不多,感覺應該再買一雙才是!



這段旅程很幸運,除了遇到的天氣都不錯之外,看了很多美景,遇到很多好人,拿到很多補給,還有心中滿滿的感動!

在東埔山莊遇到一隊人馬也是要走山海圳,只是方向跟我們不同,是從山上走向海邊。祝福他們!不過也說明這條綠道會越來越多人走。只要方向正確,不拘泥於確切的路線,你也來走出自己的路吧!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